陈岳琴律师博客
北京六艺至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律师网
首都律师网
北京市司法局
绿家园
中国民商法律网
北京红楼梦源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律师
人民法院报

  法制晚报:北京动物园搬迁引发热议(法制晚报)——市发改委答复“此事仍在论证之中”
 
法制晚报:北京动物园搬迁引发热议(法制晚报)——市发改委答复“此事仍在论证之中”
 今天上午,本报记者致电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就北京动物园搬迁一事进行求证,市发改委答复“此事仍在论证之中”。

   再过两年,就是北京动物园建园100周年的日子,这个建于1906年的动物园能否在北京西直门外迎来她的百岁生日还不得而知。自今年5月初以来,一个关于北京动物园将要搬到离现址68公里外的大兴区榆垡镇的消息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引起了北京市各方人士的关注。

“我不能再等,再等下去木已成舟,他们搬了就一切都晚了。”5月22日,在由“绿家园”、“绿岛”、“环境发展研究所”、“自然之家”等数家民间组织机构的研讨会上,一位北京市人大代表坚决反对动物园搬迁。

   没有任何政府官员出席,一些院士、法律界人士及北京市市民自发地参加了这个民间机构组织的研讨会。一个酝酿合并重建的计划

   作为全国最大的动物园,北京动物园在西直门外屹立了近百年。动物园占地87公顷,在全世界的城市动物园中排名第三;年接待游客550多万人次,共展出动物近500种,其中珍稀动物208种。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动物园一直扮演着国家动物园的角色,在多次外事活动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将北京动物园搬迁到大兴的动议,有关方面自今年2月份开始酝酿。

   在今年北京市人代会上,作为大兴区委办公室主任的郭宝东以北京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正式提交了一份《关于北京动物园搬迁到大兴与野生动物园重建的建议》。按照这个建议的设想,北京动物园从现在的西直门外大街搬迁到距现址69公里外的大兴区榆垡镇,与大兴野生动物园合并重建。

“起初,这份建议并没有引起注意,因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北京动物园一位大熊猫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兴水污染比北京市区要严重得多,而且那里土质很松,特别是到了冬天,那里的气温要比北京市内低十度以上,很多动物根本不适合在那里生存。直到市发改委列出四条搬迁的理由,我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市发改委列出搬迁的四条理由是:一、北京动物园身处闹市,其发展空间和规模已经受到限制;二、由于现有面积等原因,动物福利状况有待改善;三、附近人口密集,可能出现疾病传播,不利于公共卫生安全;四、客流量大,给交通造成负担。

   大多数专家表示反对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从这四条搬迁的理由被提出之后,便立即遭到来自动物保护专家和社会学家的极力反对。5月22日,中国动物园协会高级工程师刘农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首先,各国首都和世界各重要城市,都将动物园设在城市中。北京动物园的面积是世界著名的华盛顿动物园的两倍,不存在发展空间和规模不足问题。”


“其次,如果单纯追求园子大,而忽视每个动物的个体需求,园子再大,动物的福利实际上也没有得到任何保障。”

“第三,查阅200余年来各国动物园的资料,没有一次瘟疫源于动物园。事实上,人类自身造成的环境污染百倍于动物产生的污染;人类很多次的瘟疫源于自身对环境、动物的伤害。”

“第四,目前西直门外的交通拥堵问题是设计、管理和发展中的问题,堵塞最严重时间是动物园东面的北京展览馆和西面的首都体育馆举办活动期间;拥堵主要原因是新建路后的辅路不畅通,缺少停车场。目前纳入建设规划的动物园交通枢纽和西直门交通枢纽两大工程将会改善现有状况。”

   如果搬走,北京动物园近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就中断了

   尽管“搬”与“不搬”的理由如此针锋相对,然而,据北京动物园有关人士透露,当初有关部门到北京动物园征询意见时,并不是问北京动物园是否应该搬迁,而是直接讨论北京动物园应搬迁到何处。

   对此,一些市人大代表认为,动物园搬迁这样的公共事务应经过一个公正透明的程序,让广大市民参与决策。

“公民的参与,有利于防止有关部门利益压倒公共利益,防止决策的失误。”一位市人大代表说,“北京动物园是北京市市民、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动物园,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此事涉及公众利益,有关部门有责任让公众知道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法学博士陈岳琴在5月24日上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认为,对于北京动物园搬迁这个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搬迁与否的决策权在于人大而非在政府哪一级部门。即使政府部门决策,同样应遵循法定程序,包括专家论证、行政听证以及接受人大代表质询等程序。

   中国动物园协会及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从原址搬出去,再去建设一个新的动物园需要十年时间和40个亿资金。“这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资源的浪费。建在几十公里外,还有多少人去看?”一位市人大代表问。

   在他们看来,40个亿的投入得不偿失。现有的北京动物园旁边有天文馆、紫竹院、古脊椎馆,这些院馆在一起形成了一体的良好的教育和科普功能。他们呼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公民意志。

在这些市人大代表看来,将现有的动物园搬迁不是一种搬迁,而是北京动物园从此消失的过程。“搬走了,北京动物园近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就中断了,谁都不能保证现有动物园的文物能否保留下来。”

“如果真的搬迁了,园址将会干什么?用来开发房地产建高楼大厦?”他们表达了自己的质疑。

   据悉,北京动物园在二环和三环路之间。随着北京市的发展,这里已经从20多年前的郊区发展成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了。迄今为止,有关部门并没有说明,将动物园搬迁后这里将用来做什么?

   同这些市人大代表一样,公开站出来反对动物园搬迁的不仅有市民、动物学专家、法律专家,还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五院士,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马建章、陈俊愉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郑光美。院士们认为,不宜搬迁的首要理由,是北京动物园的近百年的发展历史。5位院士在出具的专家意见书里说,在北京动物园搬迁问题上,政府一定要慎之又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记忆中的时刻

   北京动物园承载着许多普通人不普通的记忆。它要搬迁的消息激发了人们的回忆。

   北京动物园从1906年开放至今已有98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清朝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慈禧、光绪也曾两次来园观赏。

1972年,中美元首实现历史性的会晤,中国政府将北京动物园的一对大熊猫赠送给美国人民,在世界外交史上传为佳话。

1989年北京动物园首次繁殖出2只朱鹮雏鸟,现在数量达到25只。1998年12月和2000年10月,中国先后赠送给日本3只朱鹮。日本本国朱鹮在2003年10月灭绝,中国赠送的3只朱鹮繁衍成一个有39名成员的大家族。朱鹮在日本被定为天然纪念物。(见下图)

2002年1月和2月间,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黑熊。事发后,受伤的熊牵动千万人的心,许多市民慷慨解囊为熊捐款。